一、了解游戏规则
首先 ,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规则。微乐麻将采用国标麻将规则,玩家需将手中的牌组成特定的牌型才能胡牌。了解牌型 、番种、计分等基本规则,将帮助你更好地制定游戏策略 。
二、提高牌技
1. 记牌:记住其他玩家打出的牌 ,有助于推测剩余牌面及可能的牌型。
2. 灵活运用牌型:熟练掌握各种牌型,以便在合适的时候出牌。比如,当你的手中有杠子时,可以灵活运用杠牌 、碰牌等技巧 。
3. 控制节奏:不要急于出牌 ,保持稳定,在合适的时候出关键牌,掌控局面。
三、合理利用资源
1. 道具:微乐麻将中有各种道具可以帮助你获胜。合理利用道具可以扭转局面 ,比如使用“换牌”道具,可以将手中的无用牌换成其他牌型。
2. 求助: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发起求助 ,向其他玩家请教或寻求协作 。善于利用求助功能,可以让你受益匪浅。
四、避免常见错误
1. 轻信运气:切勿过分依赖运气,以为好运会一直伴随着你。在游戏中 ,稳定和技巧才是关键 。
2. 不留余地:当你的手中只剩下一个对子时,最好保留一个安全牌,以免点炮给其他玩家。
3. 忽视防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牌面 ,也要注意其他玩家的出牌情况。通过合理防守,降低点炮的风险 。
4. 固执己见:不要固执己见地按照自己的打法进行游戏。善于倾听其他玩家的建议,灵活调整策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五 、总结
乐乐四川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安装虽然是一款休闲游戏 ,但同样需要技巧和策略 。通过熟悉规则、提高牌技、合理利用资源以及避免常见错误等手段,你将更有可能成为赢家。在游戏中,保持冷静、稳重的心态至关重要。只有心态好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此外,与高手切磋交流也是提升游戏水平的途径之一。加入微信小程序微乐麻将的社群,与其他玩家分享经验 、探讨技巧 ,共同提高游戏水平。同时,观看高水平玩家的对局回放也是学习的好方法。观察他们的打牌思路和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将大大提升你的游戏水平 。
总之,乐乐四川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安装虽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但通过掌握技巧和策略 ,你将有更多机会在游戏中获胜。不断学习和实践,你将逐渐成为微乐麻将的高手,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祝你游戏愉快!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 ,专业,及时,全面 ,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追寻价值之路作者:金晗 原文标题:《【方正总量】全球股市新高:逻辑与展望》
核心结论
近期A股市场成交活跃,上证指数点位创近十年新高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日本、英国代表性股指本月均刷新历史最高点位 ,德国 、巴西于7月上旬创历史新高。在全球股市创新高的浪潮中,近期A股大涨既得益于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改革成效的深度认可,也受到全球宏观环境改善、外部市场流动性充沛的影响。A股大涨并非孤立现象 ,除了剖析国内因素,本报告尝试从全球经济股市的角度出发,去探寻这一轮全球股市走牛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总结下来 ,我们认为有三点原因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全球资本支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改善。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带动上市公司资本支出迅速提升。以美股为例,2025财年,微软 、META、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的资本支出有望超过3172亿美元 ,较2024财年增长约49.6% 。标普500指数ROE(TTM)从2024年底的17.6%提升至2025年8月的18.4%,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二是主要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通胀压力逐步缓解 ,流动性日益宽松。2025年全球多数地区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美联储 、欧洲、英国、中国 、韩国、印度等央行通过降息、降准或者不同程度的货币宽松举措释放流动性 。
三是地缘冲突与关税风险持续降温,企业投资信心回升 ,消费者信心改善,经济增速预期不断上调。随着美国与英国、越南 、日本、欧盟、韩国等陆续达成初步关税协议,以及中美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 ,国际贸易环境有所恢复。数据层面,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呈现回落态势。
展望后市,近期国际政治环境有所缓和 ,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美股方面,由于近期估值和集中度重新回至偏高区间,短期或面临调整压力,板块轮动的概率提升 ,中长期仍维持看好。港股方面,当前港股估值优势凸显,南下资金主要流向的人工智能 、新消费等核心资产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并且具有一定稀缺性,后续有望补涨。A股方面,推荐增配科技成长资产 ,围绕中报业绩预期增速较高或者有所改善的领域布局 。
报告正文
1 全球股市风险偏好稳步提升
1.1 国内国外股市屡创历史新高
近期A股市场成交活跃,截至8月19日,上证指数最高突破3746点 ,盘中点位创近十年新高。过去一周,A股市场日度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超过2.1万亿元 ,距离2015年6月的最高值2.27万亿元仅咫尺之遥,市场情绪高涨。此外,香港股市方面,恒生指数8月14日盘中点位创2021年11月以来阶段性高点 ,年初至今上涨超过25%,涨幅全球领先 。台湾股市方面,台湾加权指数8月19日盘中点位创下全历史新高 ,市场表现同样十分强劲。
无独有偶,放眼海外市场,美国、日本、英国各自最具代表性股指本月均刷新历史最高点位 ,德国DAX指数于7月10日盘中创历史新高,巴西IBOVESPA指数于7月4日盘中创历史新高。另外,韩国综合指数虽然尚未创历史新高 ,但韩国综合指数7月底的最高价已十分接近2021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位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球主要股票交易所总市值已突破13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票总市值位居榜首 ,约66.6万亿美元,接近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的一半。具体来看,其余市值较高的股票市场还有中国 、日本、中国香港、印度 、加拿大、英国、法国 、德国以及中国台湾、沙特、瑞士、韩国 、澳大利亚、瑞典、阿联酋 、荷兰、西班牙、意大利 、印尼、巴西等,这些基本代表了全球股市研究的重点。
1.2 盈利提升对指数近期贡献大
从过去3年(2022/8-2025/8)的指数收益率拆分来看 ,大多数市场主要依靠估值提升实现上涨,其中英国、法国 、德国、韩国股市以及A股、台股的盈利贡献为负 。而日本 、印度股市凭借盈利大幅提升实现上涨,克服了估值下行的不利影响。
除了估值与盈利外 ,股息率对于增厚股市投资收益也有重要贡献。上述宽基指数大多为价格指数,需要额外再加上股息率回报,才是投资指数的综合回报率。而少数为全收益指数 ,过去3年股价涨跌幅已包含股息率贡献 。例如:沪深300、恒生指数、标普500、富时100 、法国CAC40、日经225、韩国KOSPI等为价格指数,万得全A 、德国DAX、巴西IBOVESPA为全收益指数。
从过去1年(2024/8-2025/8)的指数收益率拆分来看,盈利提升对股市上涨贡献加大。美国标普500指数、日经225指数 、韩国KOSPI指数、台湾加权指数等上涨皆由盈利提升作为主导 。不过也有不少市场由估值主导或盈利、估值共同驱动。
1.3 发达市场估值进入偏高区间
从估值来看 ,目前绝大多数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已高于2010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许多发达市场的估值甚至已经到了90%分位数以上的显著偏高位置。
具体来看,市净率分位数高于90%的有美国标普500指数(PB:5.46倍) 、英国富时100指数(2.13倍)、法国CAC40指数(2.02倍)、德国DAX指数(2.06倍) 、日经225指数(2.26倍)等 。市盈率分位数高于90%的市场较少 ,主要有美国标普500指数(PE:27.4倍)、德国DAX指数(20.1倍)。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许多市场当前股价虽然处于高位,但具有盈利改善作为重要支撑因素。从上述表格还能看到,当前新兴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显著低于发达市场,估值分位数也不及发达市场 ,特别是中国资产(MSCI中国指数涵盖A股、H股、B股 、红筹股以及境外上市股票例如美国存托凭证等)估值在全球十分具有性价比 。
在全球股市创新高的浪潮中,近期A股大涨既得益于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改革成效的深度认可,也受到全球宏观环境改善、外部市场流动性充沛的影响。A股大涨并非孤立现象 ,除了剖析国内因素,本报告尝试从全球经济股市的角度出发,去探寻这一轮全球股市走牛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总结下来 ,我们认为有三点原因值得重点讨论,一是全球资本支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改善;二是主要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 ,通胀压力逐步缓解,流动性日益宽松;三是地缘冲突与关税风险持续降温,企业投资信心回升 ,消费者信心改善,经济增速预期不断上调 。
2 资本支出提速改善企业盈利
2.1 全球资本支出快速增长
2020-2022年全球资本支出处于低速增长期。受新冠疫情冲击 、全球供应链紧张及俄乌冲突等影响,2020-2022年消费者信心与企业投资信心相对不足。而2023年以来受疫后复苏、地缘冲突边际缓和等影响,资本支出开始加速。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更是带来了上市公司资本支出的迅速提升 。
根据彭博一致预期对资本支出的预测 ,2025年MSCI全球指数每股资本支出增速有望达21.3%,为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新兴市场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计从2024年底-2.6%提高至2025年底的43.4%,发达市场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计从2024年底7.7%提高至2025年底的17.6%。资本支出增速靠前的有巴西IBOVESPA指数、台湾加权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标普500指数、富时100指数等 。
在本轮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阶段 ,美国科技巨头公司资本支出显著提速。AI 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直接推动上市公司在硬件设备 、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资本开支激增。AI 技术的颠覆性迫使企业提前布局以避免被淘汰,资本开支从“选择性投入 ”转向“战略性必选项” 。AI 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需要持续的算法优化和场景适配 ,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资本开支快速增长。
最新披露财报显示,微软公司2025财年(2024/6/30-2025/6/30)资本支出达64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Meta公司2025年中报(2025/1/1-2025/6/30)资本支出达29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谷歌公司2025年中报(2025/1/1-2025/6/30)资本支出达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3%。亚马逊公司2025年中报(2025/1/1-2025/6/30)资本支出达572亿美元,同比增长75.8%。预计整个2025财年 ,上述四家公司的资本支出有望超过3172亿美元,较2024财年增长约49.6% 。
根据彭博一致预期对资本支出的预测,美国标普500指数2025年与2026年的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测为21.2%和6.5%,显著高于过去10年的增速平均值4.7%。日本日经225指数2025年与2026年的资本支出增速预测为18.5%和-0.05% ,韩国KOSPI指数2025年与2026年的资本支出增速预测为-0.1%和5.0%。
根据彭博一致预期对资本支出的预测,2025年德国、英国上市公司每股资本支出增速显著高于法国。德国DAX指数2025年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测为18.6%,英国富时100指数2025年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测为21.2% ,两者显著高于法国CAC40指数2025年每股资本支出增速预测值1.6% 。截至2024年底的实际每股资本支出增速同样显示德国、英国的资本支出增速高于法国。颇为巧合的是法国CAC40指数年初至今和过去三年涨跌幅均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且英国富时100和德国DAX指数近期已创历史新高,而法国CAC40指数仍未突破历史新高。
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改写了全球竞争格局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加速了资本支出的释放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激增,不仅是技术追赶的必然选择,更是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场景落地层面 ,中国企业展现出的 “AI +产业” 融合速度领跑全球。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服务,全链条的高强度投入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 ,使中国从“应用市场大国 ”加速向“技术创新强国”转变,未来两年中国企业资本支出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
2.2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从过去12个月的净资产收益率ROE(TTM)来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是推动股市向上的重要因素之一。2024年底,MSCI全球 、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的ROE(TTM)分别为13.7%、14.1%、11.7% ,2025年8月,MSCI全球 、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的ROE(TTM)分别升至14.2%、14.6% 、12.6%。
美国标普500指数的ROE(TTM)绝对值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年初以来 ,标普500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7.6%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8月的18.4% 。日经225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0.5%降至2025年8月的10.1%,韩国KOSPI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7.0%升至2025年8月的7.3%。
欧洲方面,英国、法国、德国的ROE绝对值水平较为接近 ,2025年年初以来,英国富时100指数的ROE上升而法国 、德国出现下降。年初以来,英国富时100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9.9%提升至2025年8月的10.7% 。法国CAC40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1.5%降至2025年8月的10.0% ,德国DAX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9.1%微降至2025年8月的8.9%。
2025年年初以来,MSCI中国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1.3%提升至2025年8月的11.7%。香港恒生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0.9%小幅上涨后回落至相近水平,而恒生科技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9.8%升至2025年8月的11.4%。台湾加权指数的ROE(TTM)从2024年底的11.7%进一步升至2025年8月的13.2% 。
3 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
3.1 主要央行开启降息进程
2025年全球多数地区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 、中国、韩国、印度等央行通过降息 、降准以及不同程度的货币宽松举措释放流动性(日本、巴西除外)。美联储上半年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预测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已达到82.9%,到年底可能累计进行50bp至75bp降息。美联储的降息行动可能进一步带动全球重要经济体央行利率下行,并最终提高全球流动性水平 。
3.2 全球通胀压力明显缓解
2025年7月 ,美国CPI同比2.7%,预期2.8%,前值2.7%;CPI环比0.2% ,预期0.2%,前值0.3%;核心CPI同比2.9%,预期2.9% ,前值2.8%。7月美国CPI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关税影响仍较为有限,很大程度仍源于库存托底 ,但后续关税冲击或持续体现。在就业市场大幅走弱+通胀压力仍相对可控背景下,9月美联储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
2025年7月欧元区通胀数据与6月持平,维持在欧洲央行设定的中期目标水平。欧盟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 ,欧元区7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0%,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3%,两者均与6月持平。德国、法国 、意大利和西班牙7月通胀率分别为1.8%、0.9%、1.7%和2.7% 。
2025年6月,日本CPI同比升3.3% ,前值升3.5%。核心CPI同比从29个月以来的高点3.7%降至3.3%。日本的整体通胀水平较上月有所缓和,但仍然远高于日本央行2%的通胀目标 。从发布时间稍早的东京都区部最新通胀数据来看,7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下行 ,核心CPI同比增速持平。预计下半年日本通胀压力将逐步减弱,为货币政策正常化创造条件。而最大的外部变量是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程度,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需在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
4 地缘风险降温提振市场信心
4.1 地缘冲突与关税风险降温
近期地缘冲突与关税风险出现降温 ,市场信心得到明显提振 。俄乌问题在多方斡旋下,呈现出一系列新进展,为这场持续三年半的冲突带来了新的和平曙光。继8月15日美俄元首会晤后 ,8月18日,特朗普 、泽连斯基与北约秘书长吕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茨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 、芬兰总统斯图布进行了多方会晤,各方表态使得和谈前景初现。从数据来看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都呈现回落态势 。
关税方面,随着美国与英国、越南、日本 、欧盟、韩国等陆续达成初步关税协议,以及中美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全球关税风险不断降温 ,国际贸易环境有所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关税制裁并未停止,如美国在8月对巴西和印度发起了新的关税制裁。此外 ,美日、美欧和美韩协议的多项细节并未得到最终确定 。
4.2 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2025年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更新》,在全球贸易局势有所缓和、金融环境改善的背景下 ,IMF将2025年全球 GDP增速预期从4月的2.8%上调至3.0%,2026年从3.0%上调至3.1%。其中,新兴市场2025年和2026年预计分别增长4.1%和4% ,较今年4月预测值分别上调0.4和0.1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则小幅上调0.1个百分点,至1.5%和1.6%。在各国当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调升幅度最大 。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4%上调至4.8% ,提高0.8个百分点。调整原因包括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活动强劲,以及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提振了市场信心。IMF将美国2025年增速上调0.1个百分点至1.9%,欧元区2025年增速上调0.2个百分点至1.0% 。
2025年7月,海外投资信心指数延续过去两月的回升趋势。通常情况下 ,投资信心指数出现正值表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较为乐观,落入负值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经济增长将放缓甚至出现衰退。德国7月Sentix投资信心指数从前值的-5.9上升-0.4,投资者预期持续好转但仍有压力。欧元区和日本7月Sentix投资信心指数继6月转正后进一步上升至4.5和6.9 ,显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显著改善 。美国7月Sentix投资信心指数从6月的-5.4大幅上升至5.3,回升至正值。
4.3 美股 、港股、A股市场展望
展望后市,近期国际政治环境有所缓和 ,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8月12日,美国继续暂停实施对中国24%关税90天 。8月15日,美俄元首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而此前美国与英国、欧盟 、日本等达成的一系列贸易协议 ,降低了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复苏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经济数据方面,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地投资信心指数 、经济景气指数出现明显改善 。美国月度零售销售额出现复苏 ,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保持增长态势,通胀预期快速回落,消费者对短期物价压力的担忧有所缓解。
美股观点:美国经济韧性较强、通胀大体可控与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近期美股市场。美股财报季部分科技巨头业绩超预期,进一步巩固市场对科技股前景的信心 。往后看 ,虽然二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好于预期,但受库存和进出口项扰动较大,国内消费和投资总体走弱 ,下半年美国经济大概率仍在温和下行通道。美股当下估值和集中度重新回至偏高区间,短期继续上涨空间或相对有限,板块轮动的概率提升。长期来看 ,美股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凭借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盈利能力仍保持强劲,在未来较长时间内ROE大概率将持续显著高于欧洲、日本等地股市 ,因此中长期仍建议保持对美股资产的配置 。
港股观点:2025年4月初以来,外围扰动因素不少,海外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但规模尚且可控 ,以港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短暂调整后持续回升走强,表现非常坚挺。往后看,在南向资金流入的趋势下,内资对港股定价权的提升使得市场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下降 ,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 、新消费等核心资产,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稀缺性 ,后续有望补涨。当前港股估值优势凸显,随着国际环境改善,外资回流预期增强 ,有望推动港股反弹 。
A股观点:关注科技创新、中小盘成长等方向的投资价值。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及政策支持下,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将不断加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望加速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在当前PPI等价格指标持续处于负增长的环境中,近期“反内卷”政策加速推进释放了积极信号,对于后续企业盈利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反内卷 ”政策推动行业从低水平价格战转向技术创新竞争 ,产能过剩的中游制造业和原材料行业中的优质中小盘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下,推荐增配科技成长资产,围绕中报业绩预期增速较高或者有所改善的领域布局 。